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

作者: 小周 Mon Nov 27 06:27:38 SGT 2023
阅读(73)
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2024年,中法也将迎来建交60周年。当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企业数量来看,法国是欧洲在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中法两国在数字经济、绿色消费、科技创新等关键新兴领域优势互补,具有巨大的合作和发展潜力。然而,法国企业如何深刻认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从而扎根中国加快发展?中国企业如何充分认识和适应法国市场,从而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走出去”?诸多问题仍亟待探讨和解答。上海会场现场11月16日,2023第九届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会场连线举办。这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来自中国和法国政商学界的决策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就中法未来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探讨。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巴黎会场现场汪泓院长致欢迎辞论坛伊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致欢迎辞。她表示,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世界两大经济体,中法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但依然保持蓬勃生机。今年两国高层间的互访,推动了各领域合作重启。她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发布了24项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同时放宽了对跨境数据传输的规定,并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这为欧洲和法国企业在华投资创造了广阔的机遇。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有约80%的受访中资企业已经制定进一步在欧洲增加投入、持续深耕欧洲市场的计划。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众多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对加强创新交流、共创市场、加强分工协作满怀期望与信心。她强调,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格局,前100强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三大区域。其中,巴黎全球综合排名高居第八位。随着国际创新格局重塑,跨国合作和创新联盟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式。“展望未来,中国与法国和欧盟在数字经济、绿色消费、科技创新等关键新兴领域优势互补、合作稳步加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接着,巴黎工商会会长、巴黎大区工商会副会长SoumiaMalinbaum致欢迎辞。她表示,中国拥有由4亿中等收入群体支撑的超大规模市场。近年来,中国市场消费升级,加上中国消费者对数字技术的热衷,为法国消费品和服务业带来了新机遇。SoumiaMalinbaum致欢迎辞她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法两国高层交往频繁,这表明双方都有意将双边关系推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促进经贸交流。”她同时指出,法国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仍会面临签证申请较难、本土品牌竞争加剧、中国独特的数字生态系统等挑战。“对法国企业而言,明智之举不是离开中国市场,而是尽可能多地增进了解、寻求支持,充分把握中国市场提供的机遇。”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2024年中法将迎来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旅年,也是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中法关系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中法应始终坚持“信念、信任、信心”这三个基本点。卢沙野大使致开幕辞他进一步阐述称,中法关系具有时代性和全球性,既关系到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全球稳定和发展。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中法关系60年发展历程表明,高度的政治互信是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要增进政治互信,双方应当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中法双方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要多合作,而不是“脱钩”,不相往来。他补充称,“中法双方要对彼此发展和双边合作抱有充足信心。中方始终认为法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方,也是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有信心有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他强调,中法双边贸易额和相互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潜力巨大,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绿色转型产业合作大有可为。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白玉堂大使视频致辞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BertrandLortholary)在视频致辞中强调,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4月访华以来,中法关系焕发新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他指出,从企业数量上看,法国是在华投资最多的欧洲国家。最近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充分体现出法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选择。“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尽管如此,他强调,要在当前动荡的全球局势下谱写中法关系新篇章,需要两国在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应对挑战。“法国企业期望在华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我们应确保欧洲企业在中国能够享有与中国企业在欧洲同等的开放度和市场准入。”展望未来,他进一步指出,中法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健康、推动世界安全与和平等议题上承担着重要责任,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白玉堂呼吁利用这些宝贵机会,促进中法在经济、文化、体育、教育和科技领域更紧密的合作。紧接着,欧莱雅集团董事长让-保罗·安巩(Jean-PaulAgon)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消费市场近些年变化的观察。并强调,中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促进了欧莱雅在中国的发展。让-保罗·安巩作主题分享“欧莱雅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只有十几个人,一间很小的办公室。但当时我就很坚定地相信,中国对欧莱雅至关重要,要不了多久中国分公司就会成为集团里最大的分公司。”安巩指出,现在欧莱雅中国分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在中国有15000多名合作伙伴。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见证了中国市场将近30年的发展,他向有意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要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充满信心;第二,要充分意识到中国市场并不闭塞,而是充满了活力和竞争力。”徐林发表主旨演讲接下来,原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市场机遇”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未来中国将向服务经济、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等方向转型。服务经济转型是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变的必然结果,服务业发展门类多、分工细,需要自由的环境和更少的政府管制。数字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此外,“双碳”目标正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形成新格局。这些转型将形成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接下来是主题为“数字时代消费升级”的圆桌讨论,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DominiqueTurpin)主持。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中欧校友李华刚(中欧EMBA2010),达索系统家居与生活方式副总裁BenoitDauchin,卡慕干邑世家总裁CyrilCamus,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陈威如参与讨论。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嘉宾们一致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了消费升级。数字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未来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圆桌讨论法国前总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deVillepin)发表闭幕主旨演讲。他表示,我们身处时代大变局,全球经济、技术和环境都正经历快速变革。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推动各个层面的对话与合作,对于应对挑战、推进全球化进程至关重要。德维尔潘教授发表闭幕演讲他强调,新趋势正重塑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质量更高、对环境更友好、生产过程更透明的产品,以应对气候危机。”濮方可教授发表答谢致辞论坛最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管理学与领导力教授濮方可(FrankBournois)发表答谢致辞。他回顾了本届欧洲论坛关注的诸多话题,总结了论坛达成的重要共识,并表示:“挑战是真实存在的,但也要看到潜在的机遇。挑战是短期的,而机遇是长期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中欧目前开设全日制全英文MBA、金融MBA(FMBA)、EMBA、GlobalEMBA(GEMBA)、卓越服务EMBA(HEMBA)、工商管理博士(DBA)和高管教育等课程。目前,中欧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七年位居亚洲第一,在其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连续四年位居第二。中欧持续推动国际交流,提升全球影响力。中法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2023第九届中欧“欧洲论坛”在巴黎和上海双城连线举办中国学院自2012年发起欧洲论坛,至今已举办近30场,足迹遍布全球8个国家。论坛与世界各地100多个最具影响力的商会、协会、智库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多位政商学界人士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80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企业嘉宾参加,共同探讨中国及全球的前沿话题,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